脑卒中, 俗称中风, 导致持续超过24小时的局灶性或全身性神经功能缺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排在我国居民致死病因首位的“头号健康杀手”。
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居全球首位,几乎每5人中,就有2人罹患卒中,中国每年约有194万人死于卒中,平均每16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工程的推进,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移植在多种脑部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学名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塞"和"脑出血"。

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研究发现清晨高血压是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发生的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清晨血压每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增加44%。
目前对中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溶解或移除血块或其它方式疏通阻塞,以恢复受中风影响的部分大脑的血液流通,如取出血凝块和药物溶栓,但这些治疗方法对许多患者来说很难实现。
什么人容易中风?
如果曾发生过脑中风,或符合以下8项危险因素中≥3项,则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
⒈ 高血压
⒉ 糖尿病
⒊ 房颤或心脏瓣膜病
⒋ 血脂异常
⒌ 吸烟、经常饮酒
⒍ 很少进行体育锻炼(每周少于3次)
⒎ 明显超重或肥胖
⒏ 有脑中风家族史
干细胞治疗机制
神经细胞及神经组织的损伤在自然情况下被视为是不可逆性损伤,加之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无增殖能力),无法对损伤的神经细胞进行替代、补充。所以,脑中风一旦患病,病情恢复困难,后遗症很严重。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所涉及的基本机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进血管和神经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经细胞和神经回路、抗氧化和血脑屏障的保护。
干细胞具有的无限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具有再生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导分化成人体所需的细胞,比如中风病人所需的神经细胞。
此外,干细胞还具有强大的旁分泌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分泌多种营养因子修复神经细胞,调节炎症反应。因此,干细胞疗法依靠细胞替代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量两个主要思路对脑中风进行治疗。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机制
⒈ 抗炎作用:干细胞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促进α-突触核蛋白的自噬清除,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从而有效地减少神经元损伤,改善脑卒中远期预后。
⒉ 抗神经元凋亡作用:干细胞可以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重组人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NT-3 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保护神经元,抑制神经元凋亡。
⒊ 促进血管生成作用:脑卒中的治疗不光需要神经组织的恢复,还需要开通血管,其中新生血管数量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因而提示血管再生是神经功能重构的重要机制。有研究发现90d内的血管体积从中风前的3%增加到中风后的5.7%,在梗死区周围也观察到了毛细血管生成。
⒋ 改善细胞代谢作用:干细胞能为受损的神经元提供正常的线粒体,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中风后的恢复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干细胞在中风领域的治疗潜力让众多的研究者和患者充满希望,国内外研究证实干细胞治疗脑中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信未来中风问题能被解决!